2014年5月20日 星期二

從哲學看318反服貿運動所代表的意志與表象世界

文/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二年級 周沛
服貿協議為什麼會引起軒然大波?
亞里斯多德:「正義是一項特殊的以及統攝所有其他德目的最高德目」。而柏拉圖在《理想國》裡把正義詮釋為各職其能。而二十世紀社會主義思想興起後,大規模的社經不平等之所以被認為是不正義的,主要是因為其使生活機會,或生活資源的分配失去了公平性,助長了金錢政治或黑金政治的發展,並且不利於社會的穩定與整合,與當前台灣所面臨之問題類似。馬克思的人本精神,突顯出工人階級的社會自覺性,強調階級意識之於階級形成和階級鬥爭的重要,同時也強調基礎經濟的作用,始終未忽視經濟結構對勞動階級生活的決定性影響。相信一個正義而人道的未來社會,可以改善人的現實生存狀況、改進人的生活方式和提高人的社會實踐能力。

進擊的公民

文/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四年級 姚典佑
        自從馬英九先生連任總統以來,各界對於馬政府漠視民意的批評就不絕於耳,317張慶忠立委30秒通過兩岸服務貿易協定,彷彿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,正式引爆了台灣各界對於馬政府的批判聲浪。

        我在抵達立法院青島東路的現場之前,僅僅懷抱著「反對黑箱服貿」的想法,但是在許多的公民短講的激盪之後,「反對中國」的統獨議題、「反對自由貿易」的左右議題、「總統制或雙首長制」的憲政問題、代議民主制度失靈等等存在台灣很久的議題,一次性的被太陽花學運重新檢視並且散播,敲醒了讓許多從未關心過這麼多面向的台灣公民們。有人說,太陽花學運是一場訴求不明確的學運,其實學運核心的訴求一直很清楚明瞭,但學運揭露了太多以往不敢大聲討論的問題。

核廠是不四,立場合不核? 公民社會討論的重要性

文/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四年級 彭嗣翔

【立場選擇前的思索】

對於核四每個人都能有不同的主張,有人認為核四是個錢坑,其中的利益糾葛十分複雜;有人認為建造的過程十分草率,或許事後經過補正,但不免讓人擔憂;有人認為蘭嶼的核廢料處理過程不夠謹慎,無法再相信台電所作的保證。我認為反核四的理由各式各樣,但前提是必須建立在事實上。

        隨著反核的聲勢擴大,一些以糾正反核人士的錯誤為主要目標的核電專家也應運而生,但我認為與其針對民眾的錯誤不斷攻擊,不如以自身的專業知識為民眾分析核能的利與弊,這樣更能為社會帶來的幫助。民眾的專業能力或許不足以來制定國家的能源政策,但民眾有權要求生活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。

在野地開起的太陽花


文/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三年級 蔡勝閔

       318學運中,台灣的年輕人選擇以和平非暴力的方式進行抗爭,希望能夠藉此使訴求得到更多關注與認同,進而影響政策的決定與實行。
到了現場所感受到的氣氛是平靜和諧的,與電視新聞所描繪的彷彿是兩個平行世界。可以明顯感受到特定媒體惡意的抹黑抗議民眾,並且避談黑箱服貿的爭議與真相,將人民知的權利視若無物。在如此不對等的條件之下,這場運動將會十分辛苦。


隨著這場社會運動的進行,許多發人深省的議題也漸漸的被人討論,大家開始深刻的反省台灣憲政、法治、民主、媒體的窘境,但許多人仍只是憑藉著電視媒體給予的價值觀來看待服貿議題,如:認為學生不該佔領立法機關、行為不禮貌等,卻沒有完整的收集資訊再做批判。我決定將我對於服貿議題的反思與心得與人分享,希冀以較完整的切入觀點讓身邊周遭的人重新認識服貿議題,因此我將希望能在社區辦一場討論會的想法告訴父母。

人生中的第193場演講-楊斯棓醫師

但與核能奮鬥是一輩子的事情

整理及文字/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蔡勝閔、彭嗣翔、施昱如
楊醫師在一開始便以「鸚哥救火」的故事,說明自費走訪全台319個鄉鎮與人民面對面演講的初衷。如果一日森林著了大火,我是一隻擅於飛翔的鸚哥,其實能夠飛得遠遠到安全地棲息,但今日我所選擇的,是將我的羽翼蘸濕,在樹木間不停迴旋,奮力將身上的水分灑下,就這樣往返大海與森林之間數萬次,終於感動了山神。或許沒有真正所謂的山神,但相信如果今天有一萬隻鸚哥和我一起往返奮鬥,森林大火也必定能被撲熄。

別再冷漠了,勇敢做自己的主人!

自由經濟示範區

文/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四年級陳詩穎
         自經區經濟自由化的先行先試區域,在自由化、國際化的核心理念下,大幅鬆綁貨物進出、聘僱外籍專業人士與外商投資等各項限制。其開放內容將以智慧物流國際健康農業加值金融服務教育創新等,做為重點,然而,實際上,示範區內的產業類別並沒有限制,只要各界檢討後,覺得值得納入,都可以申請成為示範重點。
    目前,自經區的相關構思與草案,在學界及民間團體間引發強烈質疑與反彈聲浪,其憂慮自經區將淪為服貿協議的「後門條款」,並為台灣經濟造成強烈衝擊。

先別說雞排妹了,你知道鄭家純是誰嗎?:太陽花學運中的性別觀察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文/胡郁盈 高雄醫學大學 性別研究所 助理教授

        近日來,雞排妹與熊海靈之間的脣槍舌劍,成為媒體高度關注的焦點,可說是太陽花學運結束立法院佔領之後,餘波盪漾的意外插曲。仔細觀察兩人的交鋒,以及鄉民網友們的言論,不難發現,大多數的評論(或諷刺)重點都放在此二人的身材、外貌、與年齡的比較,彷彿他們的政治立場與訴求,只是搭建了一個舞台,讓他們可以盡情地爭奇鬥艷,而那些對於運動與政治的思考或發言,只是襯托其盛開(或衰敗)肉體的背景。在網路上流傳的一張插畫,將青春正盛的十七歲雞排妹,對比小腹微凸,形容枯槁的熊海靈,並且以「啊是要PK什麼?!」作為標題,明確暗示了雞排妹以豐美的肉體贏得了這場戰爭。這場風波,緣自於雙方對彼此政治立場與行動的批評,但其所激起的回應,卻反映了女人(尤其是美麗的女人)也可以是一個行為與思考主體的這個事實,主流社會其實是不大在乎的。

黑潮:來自斯文的咆嘯

  文/新竹高中第63屆校友羅正揚
  這是嶄新且具獨特生命力的一批,大多出生在1987年國民黨政府解除戒嚴令後,義務教育沒有要求他們成為「堂堂正正的中國人」自然也沒有蔣介石「逆流而上」的故事,那教育他們的課本就在腳下。當學子群起走上街頭抗爭,甚至史無前例地攻入國會議事堂,這二者任一出現都表示國家正面臨重大危機,使相對無憂且安定的學生必須放下課堂向上發聲,更何況是二者同時發生:我們將失去靈魂以外最珍重的東西。